当前位置:首页 >> 专题 >> “两个枫桥”“两个平台”交流学习专栏

保定市“两个枫桥”“两个平台”交流学习文章:坚持和发展新时代基层治理实践 筑牢服务群众的坚实根基

作者:韩庆林     来源:市委政法委宣传教育培训科、高阳县政法委     日期:2025年07月17日     点击:

基层是国家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群众的急难愁盼在这里交汇,治理的堵点难点在这里聚焦。近年来,高阳县锦华街道深学笃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以“党建引领、多元共治、服务下沉”为主线,走出了一条“矛盾不上交、服务不缺位、治理有温度”的基层治理新路径。

一、党建铸魂,把堡垒建在治理最前沿

锦华街道将党组织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抓手,通过机制创新和党员带头,推动治理效能全方位提升。创新工作机制。推行“一管三带”工作机制(支部管方向、党员带群众、服务带民心、治理带新风),组织党员干部“吃百家饭”倾听群众诉求,针对夜间出行难问题“装百盏灯”,为空巢老人办“百姓食堂”,用具体行动激活群众参与热情,推动社区从问题村向和谐样板转变。健全诉求响应体系。建立群众呼声台账,明确小事当日回应、大事3日内制定方案的处置标准,将楼道灯维修、物业纠纷、征地拆迁等事项全部纳入台账管理,安排专人跟踪督办,今年以来已化解物业纠纷23起、解决民生难题15件,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%。组建跨部门攻坚专班。针对赵通村长达五年的征地补偿纠纷,村两委牵头成立专项调解小组,锦华街道、园区管委会、第三方评估公司组建工作专班,共同查政策依据、查评估标准、查群众诉求,议补偿范围、议调整方案、议共识平衡点,通过28天攻坚,最终形成兼顾政策刚性与群众合理诉求的方案,推动纠纷圆满解决。

二、网格织密,让小单元撬动大治理

以精细化网格管理为抓手,构建“全域覆盖、精准响应、高效处置”的治理体系。构建全域网格架构。按照“规模适度、方便管理”原则,划分172个基础网格,配备90名专职网格员和795名兼职网格员(由党员、志愿者等担任),明确“信息采集、矛盾调解、隐患排查、政策宣传”4项核心职责,实现“人在格中走、事在格中办”。建立分级处置机制。网格员每日开展“两巡三问”(巡查安全隐患、巡查环境问题,问群众需求、问政策知晓度、问满意度),对邻里纠纷等轻微问题当场调解;对复杂事项启动“网格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街道每月召开1次联动会议,协调相关单位现场办公,今年以来累计排查矛盾隐患120余条,化解率达96%。推进服务资源下沉。在人口密集区布局3个居民驿站,设置“综合服务、矛盾调解、政策咨询”3个功能区,配备专职工作人员,将社保认证、医保缴费、小餐饮营业执照办理等20项高频服务纳入驿站办理范围,群众平均办事时间缩短70%。

三、多元共治,聚起破解难题的合力

打破政府单一治理模式,整合多方力量,构建“党建引领、多方联动、群众参与”的共治格局。是发挥协会作用史家佐村党支部牵头成立“史家佐志愿者协会”,构建起“党建引领、规划先行、协会主导、企业助力、全民参与、共建共治”的基层治理新模式。协会以“我爱我的史家佐,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”为核心理念,将行业自治力量转化为矛盾化解“前哨站”、发展动能“孵化器”。二是畅通代表履职。组织人大代表下沉网格、进家入站,专题征集意见,把群众诉求作为矛盾化解的 “信号灯”。代表们以群众身份走进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体验办事流程,精准查找审批、养老、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矛盾症结,通过建言献策推动问题逐项化解,用履职实效架起基层矛盾 “连心桥”,让纠纷在源头得到妥善处理。三是激活律师力量针对辖区内征地征迁工作,积极邀请法律顾问深入一线开展专题讲座,围绕征地补偿标准、安置政策、法律权益维护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读,同时对征地征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案件逐一梳理分析,从法律专业角度出具依法依规、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源头防范法律风险,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。

高阳县锦华街道通过一系列针对性强、可操作的措施,实现了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,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协同,锦华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用小网格托起大民生。下一步,街道将让更多力量汇入治理洪流,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服务群众的最暖一公里。

 

——高阳县锦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、政法委员 韩庆林

关闭】  【打印